城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微事 > 聚焦桂农 > 正文

都安:生态“甜蜜”扶贫产业甜在瑶山人民心里

发布时间:2019-11-04 12:31:07 来源: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 阅读:431


瑶族村民养蜂户展示刚摘下来的新鲜蜂蜜。韩金秦 摄影报道  

  “雄心征服千层岭,瑶蜜开创万代福!”10月30日,金色的阳光挥洒满地,洒入瑶山人民的新生活,洒在每个人的心中,温暖、美好。从都安瑶族治县大兴镇花康瑶族新村到弄能屯,沿途能看到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正在迎着朝阳怒放。许多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唱着欢快的歌,它们勤劳的飞舞,忙碌地采集着甘甜的花蜜。

  当天,都安“甜蜜”扶贫产业推进会、首届瑶山中蜂“开蜜节”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旨在培养一批新型生态养蜂专业人士,为广大养蜂爱好者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知识学习、培训发展的平台,促进都安县中华蜜蜂生态养殖产业的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广西的生态养蜂职业技能水平,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上还举行了都安中华蜜蜂(药用蜂蜜)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各乡镇党委书记、贫困村党组第一书记、都安神瑶合作社成员、蜜蜂养殖户和慕名前来的游客参加了养蜂观摩学习、开蜜、尝蜜等活动。

游客尝吃刚开采下来的蜂蜜后合影留念。韩金秦 摄影报道

  “把蜂箱放在半山腰上,或放在屋顶房檐下,一年开收一次,每箱可有1000元以上的收入。”大兴镇花康瑶族新村的养蜂村民韦绍电笑着说,“养蜂易管收益高,投入少,老少妇孺皆可养殖;可它对生活环境要求高,这就是生态绿色环保扶贫致富产业!”

  为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该县积极探索特色扶贫产业带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结合大石山区绿水青山的特点,以及境内中蜂养殖悠久历史,生态环境适宜中蜂天然放养等优势,推广养蜂酿蜜促脱贫产业,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县引进都安神瑶医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都安发展中蜂产业,以中蜂扶贫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

  今年3月,该县结合前期发展的中草药种植产业,都安神瑶公司在池花村建立中华蜜蜂示范基地,公司将搭建“蜂业工匠”培养平台,计划用10年的时间在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科学生态养殖10万群以上的“生态养蜂双十计划”。目前,该公司下设3个繁蜂合作社,分别成立在保安、高岭、百旺等乡镇;已繁殖蜜蜂1000群,分布在大兴镇、保安乡、百旺镇、东庙乡、三只羊乡等23个蜂场,每个蜂场年产值6万元左右。都安的生态养蜂产业,可助力100多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和都安的乡村振兴工作。

 养蜂户正在开箱采收蜂蜜中。韩金秦 摄影报道

  “采千山之灵气,集万花之精华!”这是蜜蜂生活习性的真实写照。在池花村花康瑶族新村蜂场周边的荒地、荒坡上,都大面积种植了益母草、油菜花等瑶药蜜源花卉。该村利用争取到的自治区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第一书记专项帮扶资金5万;在池花村及周边村屯建设10个生态蜂场,采取“定期组织培训,专家蹲点指导,标准化绿色养殖”的方式,每个蜂场定地养殖30箱中华蜜蜂,全村养蜂规模达到380箱,主要产品为原生态土蜂蜜。

  目前,该项目采取“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以村集体名义投资购买蜂箱、蜜蜂,建设蜂场;在全县推广。都安神瑶蜂业公司负责技术培训和巡场指导;按照4:2:4比例分成,即蜂场管理人获得40%蜂蜜,可自行销售或委托村集体负责销售,也可由公司按最低保护价进行回购;公司获得20%蜂蜜;合作社获得40%蜂蜜,可自行销售或由公司按最低保护价回购,所得收益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每群中华蜜蜂预计每年能收获5至15公斤的优质天然生态成熟中蜂蜂蜜,一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养蜂产业项目绿色发展,可持续,投资少,见效快,只需一次性投入,就可连年受益,是一项大有潜力的经济型特色产业,是推动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大兴镇池花村花康瑶族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姚秀宽说,“按目前池花村的发展规模,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至16万元,带动蜂场管理人每户增收8000到16000元。同时,通过培育‘蜂业工匠’,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参与,让更多群众有能力发展养蜂产业,实现产业增收,酿出脱贫致富‘蜜’”。

  “养蜂酿蜜扶贫产业模式简单容易复制。这个生态‘甜蜜’扶贫产业甜在瑶山人民的心里。借力生态养蜂扶贫产业,都安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河池市副市长、都安县委书记陈继勇说,“都安人民弘扬‘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精神,在征服千层岭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了万重山,用毅力和智慧建设甜蜜的幸福家园,把‘金山银山’沿袭给子孙后代!”作者:韩金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