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揭牌

发布时间:2020-05-30 22:45:5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 阅读:402

  在本月顺利通过由教育局牵头卫健局、市场管理局、疾控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评估验收合格正常复学之后,5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下称“文旅厅幼儿园”)正式揭牌,当天还举行了自治区课程基地建设专家研讨会,就“非遗融入式课程基地”相关课题的价值意义、关注重点、研究方法和保障措施等展开研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黄燕熙,中国文化报华南片区采编主管兼广西记者站站长宾阳,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宁英烈,广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廖丹萍,广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田宇,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科研主任徐昊等领导和专家学者,文旅厅幼儿园园长兰志娟,副园长杨婷婷、郁冰彬以及幼儿园教职工参加了挂牌仪式和研讨会。

  


  文旅厅幼儿园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单位,前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直文化系统幼儿园”,创建于1960年,是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一直以来,文旅厅幼儿园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幼儿为本、打造园本民族文化品牌、塑造园本民族艺术特色”为核心的治园理念,持续开展幼教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规范办园,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今年起,文旅厅幼儿园启动自治区课程基地建设,开展“非遗融入式课程”的研究,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研讨会上,兰志娟就幼儿园的概况、课程基地建设的设想和课题开展的相关内容做了介绍。

  黄燕熙表示,课程基地建设与幼儿园协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幼教改革和特色校园建设。开展“非遗融入式课程”的研究,符合中央有关政策精神,符合文旅系统的实际,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内的数据、专家团队等优势资源,开展高水平的课题研究。他举例说,作为民族地区的文旅系统幼儿园,孩子们从小接触民族传统文化,接触民族舞蹈、歌谣、陶瓷、绘画和传统故事等,“通过民族文化的熏陶,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怀”。

  长期从事文化政策和文化事业研究的宾阳认为,“非遗融入式课程”课题选题具有时代气息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立足广西,放眼全国,视野广阔,“从长远来看,融入非遗,让幼儿从小了解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多样性意识,培养包容开放的精神,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他还从创新幼儿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机制,建立校园形象标识系统,推进特色办学培育校园文化品牌,以及课题研究的学术规范、台账管理和宣传推广等提出建议。

  具有丰富的跨领域研究经验的宁英烈从选题立意、课程基地定位和课程内容筛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课程基地建设要有大格局眼光,要立足广西实际,要融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比如,非遗课程的选择可以从各地市、各民族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中筛选,确保科学性和广泛性。在校园建设方面,融入人工智能系统,让师生们随时随地体验特色课程和相关创意的成果”。

  幼教专家廖丹萍,长期从事幼教领域的管理、实践和研究,对于文旅厅幼儿园课程基地的建设,她提出,要注重课程理念的前沿性、逻辑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比如,课程定位、环境渲染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是关键环节。“一个‘圆’的教学,以前只是一个‘圈’和‘零’的概念,现在已经深化到多形象系统,比如圆的南瓜、圆舞曲的舞蹈动作、教堂的圆顶等等,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有深度,有广度,在幼教改革创新中,我们要深入思考,与时俱进。”

  “让幼儿以不一样的角度看世界。”田宇认为,非遗融入式课程和基地建设,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无论对文化的传承还是幼儿的成长,都是必要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幼儿从小接触到各种各样信息,如果没有引导、没有养成环境,民族文化的根就会被淡忘,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就会打折扣。在现场,他展示了南丹瑶族的“蚂拐音乐”,美妙的乐曲引起现场人员浓厚的兴趣。

  作为校园环境设计师,徐昊提出校园环境创设与文化引入密不可分,用什么样的文化来主导校园的建设,突出相应的特色,对学校品牌价值的沉淀意义重大。他建议,课程基地的非遗课程要充分利用系统内丰富的资源,包括区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机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专业队伍和特色非遗展览等内容。“幼儿园可以是一个非遗大课堂,也可以是一个非遗展览馆,还可以是一个非遗创承的辐射基地。”

  


  


  


  研讨中,文旅厅幼儿园领导班子和课题组的成员纷纷表示,高效高质开展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们在各个阶段的指导。下一步将以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建立专家顾问团队,借脑引智,整合资源,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优化学校教育管理和升级幼儿园整体品牌形象,助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优秀公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