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西 > 文史非遗 > 正文

爱上非遗:飞针引线 细刺巧绘 浓艳丛中堆锦绣

发布时间:2022-08-15 23:26:10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甘艳霞 黎灿英 阅读:7409

  编者按

  常言:“锦绣中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的国家,在织、绣、印、染等制作工艺上深耕已有数千年。

  绣,为手工技艺,以丝线、棉线在绸或布上针缀成纹饰。“侬人男女勤耕织,惯挑棉锦”,刺绣在八桂大地上衍化出了以壮绣、瑶绣、侗绣为代表的民族刺绣工艺。

  本期我们将循着针线穿梭游走,探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刺绣,在寸丝半缕中领略指尖艺术。

  


  


  壮族刺绣

  类别:传统美术

  级别:自治区级非遗名录

  批次:第六批

  地域:广西 · 马山

  壮族刺绣,又称“绡花”或“订花”,是壮族特色传统手工技艺。其经构思、绘图、选料、裁布、拷贝、剪纸、贴纸、选绣线、绷绣架、刺绣、整体检查、缝制合成等多项步骤加工而成,纹样紧实活泼、走线精巧纤密,颇具实用性。2016年,壮族刺绣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古代称为“黹”[zhǐ],是通过绣针穿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运针刺绣,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饱经沧桑的老纺机。甘艳霞 摄

  作为一项极富民族底蕴的手工技艺,壮族刺绣在“百越之地”衍伸已久。通过壮族先民长期的累积发展,壮绣技艺自成一脉,形成以马山县为中心的核心区域,在广西壮族世代聚居地广为流传。

  


  工艺精细、样式精美的壮族刺绣。甘艳霞 摄

  走进壮族刺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蓝淋的工作室——“壮美坊”,一种悠然安适感悄然逸出。

  巨幅绣线墙凭着色彩分门别类将其摆放,看似繁乱却暗藏驭色之术;绣架上放置着待运的绣针绣线,待完善的半成品已初显华美图样;茶巾、抱枕、手工包、衣裙、绣花鞋等众多刺绣成品错落有致地陈列,其色彩多以蓝黑、青靛、枣红为底,浓艳深厚。

  


  绣线摆满了整面墙。甘艳霞 摄

  


  “壮美坊”的工作区。黎灿英 摄

  最令人称赏的是绣品上刺画着的纹样图案,栩栩如生、灵动自然,以千百年来壮乡人民的生活图志为底色,寄寓了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景。

  


  寓意美好的福袋。甘艳霞 摄

  壮族刺绣的纹样内容大多选取自然之物或图腾纹饰,有传情绣球、蝴蝶双飞、吉祥凤凰、祥瑞醒狮、富贵花开……这些带有浓郁风情的图样色彩明快、意蕴丰富,反映了壮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域特色和信仰崇拜等。

  


  丰富的纹样纹式构成绣品图案。甘艳霞 摄

  据蓝淋介绍,壮绣早期是壮族妇女为了达到美化服饰、装点布衣的效果,在衣襟、头巾、背带等衣物局部绣刻简单纹图而发展得来。

  目前,壮族刺绣的产品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涉及民族服饰和现代服饰的服饰类绣品,如衣裤鞋履、头饰包巾、背带童帽等;二是用于家居生活的家纺类用品,如门帘、桌布、窗帘、沙发垫、蚊帐等;三是面向年轻人的慢潮流类国潮产品,如玩偶公仔、抱枕福袋等;四是针对于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收藏类绣品。

  


  绣在衣物上的图案生动活泼,且有吉祥丰顺的寓意。甘艳霞 摄

  壮族刺绣的制作需经构思、绘图、选面料、裁布料、拷贝、剪纸、贴纸、绷绣架、选绣线、刺绣、整体检查、缝制合成等数十道工序。十指春风,一针一线,均涵盖着绣娘的慧心巧思与美学情趣。

  


  壮族刺绣的成品与半成品。胡兆双 摄

  构思是刺绣创作的关键一环。在这一步骤中,绣娘需要定好绣品用在哪个位置、需要多大的绣片,绣什么寓意的图样。寂然凝虑间,思接千载,头脑中灵感迸发。

  接着,绣娘便手执铅笔,下笔利落,寥寥几笔便将绣品线条轮廓勾勒于白纸之上,这一步为绘图。

  刺绣面料主要为麻、棉、丝等材质,需按照绣品的用途决定布料、针线的选用。选好面料后,量出布料所需的大体尺寸,再沿着直尺画线标记,用剪刀将其裁出,即为裁选布料。

  拷贝是将绘有纹样的白纸置于顶层,把黄色印纸与裁好的绣布叠放于下方,再用铅笔细细描摹,使图纸上的图样轮廓拓印于印纸与绣布之上。

  


  通过描摹把纹样拓印到印纸和布料之上。甘艳霞 摄

  随后便将印纸进行对折,裁剪出先拷贝好的纹样轮廓,在纹样背面涂匀胶浆,再一一将图纸纹样粘至绣布之上,使二者叠合,这两步称为剪纸和贴纸。

  绣线的选择同样需要参照所选取的绣布面料,二者的用料须为一类。在绣线颜色搭配上,还需巧妙地运用补色关系,黑白相间、红绿相衬,把色彩有规律地组合,使得纹案风格既和谐统一,又艳丽浓郁。

  


  选绣线。甘艳霞 摄

  选好绣线、备好印有纹样的绣布后,即可上绷架进行刺绣。上绷,是指将绣布勒绑在木制的绣架上,将布面绷直,便于后续绣制。先将绷布与绣布缝合扣紧,再通过绷布、绷绳把绣布牢牢撑开在绷架上。

  


  检查绣架上的绣布是否绷直。甘艳霞 摄

  绷架上的绣布用手轻压后回弹松弛有度,布面了无皱痕,绣绳紧实稳固,便开始刺绣。

  


  在绣架上进行刺绣。甘艳霞 摄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绣娘绣制时,附着对亲友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上下运转针线,随着纹样轮廓留下工整绵密的绣迹,细绘出一幅幅绝妙秀美、饱含衷情的刺绣作品。

  


  刺绣完成后需要对图样、针脚、轮廓等细节反复检查。甘艳霞 摄

  绣好的绣片经过绣娘查缺补漏,确保无误后即可在缝纫机上进行缝制合成,最终制成服饰、鞋包、抱枕等用品。

  一幅精美完整的壮族刺绣,需从绣样构图、寓意象征、色彩搭配、绣法技艺四方面综合判断。刺绣因工艺繁复,全程须由人工精琢细绘、反复盘审而成,需耗时数月不等,因而样式精美、经久耐用。

  


  多样的壮族刺绣作品。梁兴东 摄

  针法是刺绣工艺的灵魂。早前的壮族刺绣针法相对简单,有平绣、盘绣、打籽绣、插指等十来种。为了追求更丰富的绣面效果,壮绣在传统针法上增加应用了几十种新针法,如在盘绣基础上改良的麦黄针法,在平绣上增加的打点走针等,使壮绣的走样纹路更具立体效果,色彩呈现更为丰富。

  


  绣娘自创的麦黄针法。蓝淋 供图

  “麦黄针法是绣坊里的两位绣娘在传统针法上独创的针法,并以她们的姓氏来命名。”蓝淋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00多名周边乡镇的妇女在“壮美坊”接受了壮绣培训,部分妇女还成为了坊内的固定绣娘,为壮族刺绣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蓝淋指导绣娘进行学习。甘艳霞 摄

  “为了更好地将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也邀请了年轻的设计师、绣娘加入,在图形、设计上面做到创新,在针法、色彩上面做出调整。”蓝淋自小在家人的指导下进行壮绣学习,16岁便能独立完成绣品。多年以来,她致力于壮绣的革新和发展,将传统的民族技艺同现代化审美需求相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

  


  蓝淋与其作品。胡兆双 摄

  做工精美、广受好评的壮绣工艺品先后成为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指定礼品、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嘉宾纪念品……越来越多的壮族刺绣携载着壮乡文化走出广西、面向国际,向世人展示这项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千年技艺。

  


  2021年中国—老挝建交60周年,“壮美坊”绣娘代表中国壮族绣娘与老挝绣娘共同完成织锦刺绣工艺作品,作为“建邦国礼”为中老建交60周年庆贺。蓝淋 供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