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
5月18日—20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西土司文化旅游活动周系列活动——桂黔滇湘山歌擂台赛、中国南部六省区民歌会在来宾市忻城县精彩上演。歌手们用山歌和民歌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全县乃至全国各族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热情和信心,进一步提升忻城县文化影响力,促进忻城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助力忻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这次活动向广大游客展示了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带领大家参观了莫土司衙署、壮锦技艺生产保护示范基地,领略了忻城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土司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体验了民族文化瑰宝壮锦技艺以及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生肖小马仔制作技艺,忻城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活动期间,对莫土司衙署、薰衣草庄园等景区实行免票政策,吸引了中外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进一步提升了忻城特色旅游品牌形象,扩大了忻城旅游的影响力,为加快打造忻城文化旅游新高地、构建康旅融合大格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忻城莫土司衙署是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忻城山歌文化历史悠久、山歌种类繁多、传承生态良好。忻城歌圩、壮族悲歌、忻城壮欢(山歌)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忻城壮族独特的山歌文化标识。忻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三月三歌圩、端午龙舟赛、六月六尝新节、七夕“情人节”、土司老街中秋“小马仔”供月赏灯、重阳节龙狮拜寿等民俗活动,每逢传统节日,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忻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锦的发源地之一。忻城壮锦织锦艺术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0后小伙兰培文是忻城壮锦文化推广人,面对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他将壮锦元素融入日常用品、文创产品,使传统织锦工艺迸发新的魅力;壮锦品牌打响后,兰培文成立了壮族织锦技艺传承展示中心,建立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自发筹建来宾市首个山歌传唱基地——忻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传唱基地,并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直播间”,同时成立忻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宣讲团。他以基地为平台,织就美丽壮锦,唱响悠扬山歌,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壮族传统文化。
忻城十二生肖小马仔制作技艺是忻城人民在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文化精髓。在忻城,每年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把各式各样的“小马仔”和月饼、水果、柚子等供品一起摆上供桌,朝着月亮的方向摆放,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近几年,忻城县每年都开展“十二生肖小马仔”为主题的中秋节庆活动,传承非遗技艺,弘扬壮族优秀民间民俗文化、节日文化。
忻城除了莫土司衙署、薰衣草庄园和乐滩竹海3个国家AAAA级景区外,还有“小三峡”红水河、神秘湖、都宜忻游击队革命根据地、古蓬松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等景点。
下一步,忻城县将依托壮族文化、土司文化、壮锦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丰富资源,规划和推进系列综合开发项目,继续深入推进都宜忻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打好一批特色文旅品牌。同时,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因地制宜开展“多彩非遗”品牌推介和消费活动,培育一批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培育一家国家AAAA级景区或一家星级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深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延伸“文旅+”产业链,培育“文旅+”新业态,带动忻城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黄云、 樊绍光)
比赛现场
桂黔滇湘山歌擂台赛、中国南部六省区民歌会开幕式
各地游客与当地群众共跳团圆舞
各地游客与当地群众共跳团圆舞
各地游客与当地群众共跳竹竿舞
外国游客正在体验壮锦纺织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