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西 > 文化资讯 > 正文

绿城公益文学讲堂:《写作者说》首期精彩开讲

发布时间:2023-09-05 00:33:42 阅读:7184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读书改变认知,认知改变想法,想法改变行动,行动改变结果,你站得高了,自然会望得远,你看得越远,看到的东西就越与众不同,写出的文章就越深刻,你读过的书,将一寸寸托起你的生命”。9月3日下午,由南宁市作家协会、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南宁社区文学教育基地主办的绿城公益文学讲堂《写作者说》第一期在城市书房(普罗旺斯店)精彩开讲。作家于小尘以《漫谈阅读与写作》为主题,向文学爱好者们分享了阅读对于一个写作者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享散文写作的经验和方法。来自区、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30多人参加了活动。  

(于小尘给文学爱好者分享创作经验)


  于小尘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阅读的收获,以及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于小尘说,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需要你去思考,去感悟,去学习和萃取营养。如果不懂得这些,读一万本书也没意义。在阅读中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并去到更高一层的精神空间,看到更斑斓的色彩。有发现,有感悟,才有表达欲。没有思考的阅读,就等于吃饭不消化。

  于小尘还向大家分享了除了读书以外的另一种阅读,农村是故事的源头,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民间故事,风俗习性等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对象,这些都将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于小尘给文学爱好者分享创作经验)


  于小尘认为,读书未必只读经典,只有你读了足够多的非经典作品,你才知道那些经典为什么是经典。好和坏,是在有比较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的结果。而且很多对我们启发很大的书籍,可能都不是经典。  

  在散文写作经验分享环节,于小尘从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散文的选题、散文的标题、散文与抒情、散文的文化嫁接、散文的创新性、散文的思想性、散文的哲学性、散文的逻辑性等方面,以作品拆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家阐述了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散文。  

(于小尘与文学爱好者交换书籍)


  “一篇散文的根本,不要为了叙事而叙事,不要为了写人而写人,需要为你将写在纸上的这件事、这个人赋予灵魂和高度。散文就是在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散文嫁接了对应的原汁文化、历史、民俗等传统文化内容,便为散文赋予了更高的内涵,散文就有了生命和灵魂,读者在散文作品里,不但读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还从中领悟故事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于小尘以她的作品《剡溪九德》为例,分享了这篇散文从构思,到完稿的整个历程,用时一月有余,最终把孔子的水之九德,嫁接到剡溪九曲当中,嫁接到奉化人的血脉基因里,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品格。  

(于小尘与文学爱好者交换书籍)


  于小尘以汪曾祺的《槐花》为例,向大家拆解了这篇散文深刻的思想性。以鲁迅、郭沫若,余秋雨的散文为例,拆解了散文的哲学内涵;以李修文的《致江东父老》中的《猿与鹤》为例,来阐述散文的创新性,打破虚构与真实的界限,以及故事主角或与命运抗争的绝望、或从麻木到觉醒的过程,延伸到两篇散文在整部作品中的巨大隐喻。  

 (活动现场)


  在交流讨论环节,文学爱好者们纷纷踊跃提问,于小尘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回答。南宁市作家协会理事、南宁市微型小说专业委员会会长苏龙说,听完小尘老师的讲座,总的感觉:无论是散文,小说,或者报告文学等文体,甚至一些公文写作,须“见人见事见思想”,这个思想,就像牵着风筝的线,风筝可以高飞,可以底飞,怎么飞,飞多远,是由线决定的,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就是这个道理,小说同样适应,“见人见事”我理解更多的是要有现场感和画面感。  

(于小尘与文学爱好者交换书籍)


  在活动的最后,于小尘将精心推荐的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玛丽·奥利弗畅销诗集《去爱那可爱的事物》、梭罗的《瓦尔登湖》、被誉为美国惊悚小说天王的詹姆斯·帕特森的作品《蜘蛛来了》、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匠之一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德国作家费迪南德·封·席拉赫的《科里尼案件》、李修文的《致江东父老》、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还有《林徽因传》《杨绛传》等9本文学类经典书籍分别和文学爱好者们进行了交换。  

 (于小尘与文学爱好者交换书籍)


  写作者说,赠予文思,手余书香,张开文学的翅膀,连续你我,连接社会与个人。《写作者说》是南宁市作家协会继《红豆》读书会后重点打造的公益类的活动项目之一,此项目被纳入《广西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行动计划(2023—2025)》重点项目任务清单。据悉,活动开展形式是每月一期,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共分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五个板块。 

(于小尘与文学爱好者交换书籍)


  活动以作家自拟主题分享互动为主,从故事选题、结构思维、采访挖掘、文本呈现、真实与真实感等方面入手,不止于技巧的传授,更为更多的爱好文学和爱好创作的市民们有机会能从原理层面搭建故事写作体系。开展《写作者说》公益项目活动,旨在发挥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会员们通过这项活动,积极宣传南宁市作家协会实施城市文化生态修复工程所做出的贡献,使之在区、市迅速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