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微事 > 推荐农业 > 正文

果在枝头,路向远方:石硖龙眼的乡村答案

发布时间:2025-05-13 20:34:43 阅读:10743


  初夏的广西平南县,万木葱茏,果香初现。在石硖龙眼核心示范区,3500亩龙眼林层叠铺展,山风一过,枝叶婆娑,簇簇花穗在阳光下低语吐露,一颗颗尚未成熟的果珠挂满枝头。田间地头,果农们正抢抓时节修剪弱枝、疏花施肥,为即将到来的采摘季做着准备。

  


  “今年预计产量800万斤,地头均价或达4元一斤。”合作社负责人骆小敏一边指着果树,一边算着收入账。每年5月至8月是果园最忙的时节,周边村民在“家门口上岗”,月薪三五千元,既能顾家,又能稳收。一颗龙眼,既挂在枝头,也落在心头,成了农民手中可感的实惠、脚下走稳的日子。

  


  作为广西区域公用品牌的代表性果品,平南石硖龙眼以“晶、脆、甜、核小”著称,不仅果形优、口感佳,还因其药食同源的滋补价值,素有“南桂圆、北人参”之誉。当前,全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达20万亩,覆盖21个乡镇、近300个村,丰年产量20万吨,产值近14亿元,是平南第一大水果产业,在全区乃至全国均占有一席之地。

  


  从一颗果,走出一条链。从一亩园,撬动一县兴。近年来,平南县坚持绿色发展,推动13.5万亩龙眼基地实现标准化种植,2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色产销体系日趋完善。在“种得好”的基础上,更注重“卖得远”“链得长”。目前全县95%以上的龙眼实现初级加工,精深加工比例达31%,涵盖桂圆干、果酒、糕点、饮品等多个品类,年加工总量达6.35万吨。

  


  以红心、仙珠等企业为龙头,平南构建起集种植、加工、冷链、仓储、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线下,通过龙眼节、农博会拓展市场;线上,依托猪八戒网、邮乐购等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打通产销壁垒。2024年“桂字号”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走进杭州,平南石硖龙眼现场签约6个项目,意向金额超6500万元。以品牌为引,以市场为驱,“平南出品”的金果果,正在从果园走向展会,从枝头走进远方。

  


  果子种得好,更要链得清、联得紧、带得稳。平南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结机制,构建共建共享的产业共同体。安怀镇已有10余家企业、2400余户农户深度参与,全镇龙眼从业者达1.1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万元,高出县域平均6000元。一颗龙眼,串起的不仅是农户的钱包,更是产业的组织力和乡村的凝聚力。果园变景区,乡村变园区,农文旅融合也孕育出更多动能。核心示范区被评为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采摘、观光、研学等多业态并进,游客“摘果”“拍照”“沉浸体验”,乡村旅游带来流量,也留下“留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