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忻城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正式启动实施,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原则,为县域畜牧业高质量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标志着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该项目紧密对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部署,总投资达6094.1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000万元,自筹资金3094.12万元;财政补助采用“先建后补”模式,验收合格后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50%的奖补。项目覆盖县域2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同时重点打造1个广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厂,通过“设施升级+技术推广+机制创新”三措并举,构建从粪污收集、集中处理到还田利用的全链条体系,打通种养循环关键堵点。

广西来宾市同盼牧歌养殖有限公司(国辉场)施工现场
当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有11个规模养殖场启动节水、堆肥、储存等设施改造,整体开工率达47.8%。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小平表示,将紧盯时间节点、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快推进剩余养殖场改造与项目验收,确保项目高效落地、早见实效。

忻城县古蓬镇板梧村永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施工现场
项目建成后,忻城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总量将达133万吨,可满足4.13万亩土地的循环资源化利用需求。届时,县域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将从80.33%提升至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将实现100%全覆盖;预计到2026年,当地粪肥替代化肥比例将突破30%。
此外,忻城县还将以项目为契机,重点探索“种养结合、就地就近”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动畜牧业与种植业深度融合,突破传统种养分离瓶颈,助力县域农业迈向绿色低碳、循环高效的发展新阶段,为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