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八桂看点 > 八桂动态 > 正文

畅交通拔穷根 “瑶乡土味”搭上交通扶贫直通车

发布时间:2020-06-30 22:41:26 阅读:378

                            QQ截图20200630224947.jpg

 6月11日,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王钳村登高望远,高速路、通村路、入户路立体交错。2019年9月26日,柳梧高速公路六巷进出口互通通车,它的建成,结束了大瑶山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贺巴高速金秀段加快建设;金秀至周边县四条连通二级路开工,全县“外联通、内循环”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山路通了乡村富了百姓乐了,这是该县交通活县劲推精准脱贫的一个剪影。

  “十三五”以来,金秀瑶族自治县深入实施“交通活县”战略,倾力打造“内通外联”的交通体系,精心储备一批交通项目,补齐农村公路短板,不断优化“一环两轴三通四连”快速骨干交通大动脉,加快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也加快了农民脱贫进程。

  打通道路“未畅通”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没有通公路时,村里的姜、茶叶这些土特产都是靠我们挑出去卖,收入很少。总觉得和外面的世界连接不起来。”想起之前的情景,六巷乡大岭村村民冯文生心里一阵唏嘘。“现在公路通了,信息也发达了,到这里旅游的人也多了,只要一个电话打过来,就可以直接快递发货,销售收入也水涨船高。”

  该县把自然村通水泥路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抓,目前,该县扶贫路项目共306个,总投资2.69亿元,建成产业路、屯级路共266条,桥梁27座,加速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硬化路,组组实现通达”,形成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县乡道骨干路网、产业支撑路网、方便群众出行的村道网。全县受益群众40661人,在“农村公路+”效应驱动下,产业路、旅游路,从“村村通”到“组组通”,一条条“致富路”修到了百姓家门前,畅通的交通路网带动了柑橘、灵芝、瑶医药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促进了全县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

  破解村道“肠梗阻”为脱贫攻坚“加码”

  “以前,通往巴勒村的道路窄,路面坑洼多,从县城进出的运货车辆要来回颠簸5个多小时,增加了运输成本。”忠良乡巴勒村红薯产业专业合作社陶建富表示。

  “十三五”以来,金秀把交通建设列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以加快补短板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实施“四建一通”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努力构筑“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截止2019年,金秀县10个乡镇和77个建制村均通硬化路,通硬化路率达100%。全县645个自然屯已开通硬化路的有615个,其中20户以上自然屯开通硬化路100%。2019年12月,该县“四建一通”项目获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为破解农村公路的“肠梗阻”,该县坚决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要求,把乡、村道路管养工作下放到乡镇一级进行管护,着力补齐乡、村两级管养主体短板。2019年,该县农村公路管养里程共703.657公里,日常养护经费支出253.6万元,超过“7525”创建标准,实现了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对贫困村、贫困群众全覆盖。2019年我县77个建制村中通客车建制村数达77个,通客车率达100%。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促进电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该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足“砝码”。

  “交通扶贫+文旅”铺就脱贫小康路

  夏日,悠闲地漫步在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县级示范区—巴勒曙光农业休闲示范区的生态公路上,令人心旷神怡。

  巴勒绿色旅游休闲生态路全长1.3公里,实现了生态、文化、交通发展、文旅景观的大融合。由红色橡胶沥青混凝土铺就的绿色生态公路,它不仅是一条弘扬金秀旅游资源的特色路,更是一条助推摘帽脱贫的致富小康道。2019年,巴勒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27.19万人次,带动全村134户426人脱贫奔小康。

  近年来,该县实施“旅游富县”战略,把“交通+文旅+扶贫”深度融合,共建设景区道路4条50多公里,共实施农村公路项目89个1000多公里,推进县城通往圣堂山景区、圣堂湖景区、青山瀑布景区、莲花山景区、古占乡村旅游区、滴水乡村旅游区、巴勒乡村旅游区、六巷大岭乡村旅游区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为沿线6个乡镇28个贫困村开展文旅扶贫脱贫增添了内生动力。

  为了突破金秀大瑶山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短板和瓶颈问题,解决各景区的可进入性提高道路等级,该县积极探索了交通+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盘活全县优质的旅游资源与交通项目同步规划和发展。古占乡村旅游区、滴水乡村旅游区、巴勒乡村旅游区、六巷大岭乡村旅游区等乡村游精彩纷呈,旅游经济一路攀升。截至今年五月,该县全县接待游客74.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9.3亿元,超过四万人通过“交通+旅游”扶贫甩掉贫困帽子。(廖晨言)


返回顶部